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全面升级提速。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两个合作区重大改革方案相继出台, 粤港澳大湾区承载着全新的使命,迎来了更大的发展契机。
“2021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于11月5日在深圳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新使命 大未来:互联互通提速下的大湾区创新进阶。该论坛今年已是第三届,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自 2019 年发起主办,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1 世纪经济报道共同承办,来自政府机构、学术界、金融界、产业界等领域的重磅嘉宾齐聚一堂,发表精彩的演讲和进行深入的讨论。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还首度亮相香港的年度金融盛事“金融科技周”(HKFW)活动,以及见证了南财集团与腾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领先智能化数据中心与财经云平台,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与江门市大湾区办签订框架协议,推动江门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
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常委、罗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副书记左金平指出,罗湖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的总目标,坚持产业引领、服务升级,强化交通、交流、消费三大枢纽地位,推动落户发展能级跃上新高度。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片热土。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21世纪报系总编辑邓红辉在致辞中表示,过去一年,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债券通南向通等政策落地,深圳在香港首发50亿人民币债券受到热捧,深港两地政府9月份签署了四个合作协议,一系列的突破性进展,彰显大湾区的互联互通和高质量发展已进入更高层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在视频演讲中提出,大湾区最大的后发优势,是从原来的“一国两制”,两个关税区,三套不同的法律和货币体系,通过标准和规则对接,把原来的拥堵变成畅通出口。
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统一碳市场已成为近期热门话题。渣打银行大湾区行政总裁林远栋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大湾区有条件、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碳市场“先行先试”。金融机构可抓住“碳机遇”,借助大湾区碳市场来推动碳金融创新产品,在推进实现“双碳”目标中担任重要角色。
中青城投旅游集团华南集团董事长王治威表示,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全国统一碳市场,接下来需要优化碳市场激励机制,优化机制的方向应该从现货走向远期市场,激励机制在中长期的目标主要是引导投资,通过引导资金投入找到新技术、设备、工艺。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周涵在演讲中说:“对企业来说,要实现碳中和这样的大转型,工具方法占10%,流程占20%,其余70%在人员能力上,因此企业要抓内部组织配套、流程管理和人员。”
香港金管局首席金融科技总监周文正与香港投资推广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通过对话方式,讨论了金融科技将如何助力香港乃至大湾区金融业创新和发展等问题。周文正说,在大湾区际遇下,现在正是将内地科技应用的领先优势和香港国际化市场结合的企业。只要两地紧密合作,推动金融科技的跨境应用,定能缔造双赢局面。
当天还分别举行了“大湾区金融创新论坛:金融互联互通大时代”和“大湾区科技与产业创新论坛:打造国际科创中心”两场平行分论坛,以及在线上举行了“香港Fintech Week圆桌:跨境理财通下的新机遇”。大湾区金融创新论坛上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研究报告2021》。